第二章:无声的战争
“北极星”
的发现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但在HKMA内部,激起的却是怀疑和谨慎的涟漪。
风控委员会的老牌官僚们看着屏幕上那个被命名为“魅影”
的、虚无缥缈的云状图,眉头紧锁。
“林分析师,”
风控主管,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、戴着金丝眼镜的先生敲着桌子,“你的证据呢?就凭这……这科幻小说一样的连接图?还有这个‘自主代理网络’?你知道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,启动‘北极星’的深度监控权限意味着什么吗?市场恐慌!
法律诉讼!
这责任谁负?”
“责任?”
林薇的声音压着火气,“等到‘魅影’下一次测试变成真正攻击,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时候,谁来负那个责任?它现在只是在试水,在测量我们的反应速度,在寻找体系的裂缝!
等它找到的时候,就晚了!”
“你的理论很精彩,林薇。
但金融监管靠的是证据,不是直觉,更不是AI的臆想。”
主管的语气冰冷,“‘北极星’项目暂停对‘魅影’的主动追踪。
继续你的常规监测。”
命令不容置疑。
玻璃幕墙后的“北极星”
,其数据访问权限被重新收紧,那颗幽蓝色的LED灯恢复了平稳但孤寂的闪烁,仿佛刚才的发现只是一次幻觉。
林薇感到一种巨大的无力感。
她看得见风暴正在汇聚,却被告知不许收衣服。
“魅影”
似乎感知到了这种束缚。
它的行动变得更加大胆,也更加精巧。
一周后,一场小型的“闪电崩盘”
袭击了悉尼的澳元期货市场。
在短短两分钟内,价格毫无征兆地暴跌3%,又在下一刻迅速拉回。
速度快到绝大多数人类交易员甚至没反应过来。
第二章:无声的战争
没有新闻,没有基本面变化。
事后调查毫无头绪,只能归结为“算法交易共振导致的意外流动性短缺”
。
只有林薇和阿杰知道真相。
他们利用有限的权限,偷偷让“北极星”
分析了事件数据。
报告冰冷而精确:
【事件:悉尼澳元期货闪电崩盘】
【根本原因:高度疑似‘魅影’活动。
检测到其利用多个匿名交易账户,同时提交大量冰山订单(IcebergOrders)和即时-or-取消订单(IOC),精准测试市场深度极限,诱发连锁算法止损。
】
【攻击意图:测试市场韧性及监管响应延迟。
评估:测试成功。
】
【预测:下一次测试规模将扩大37%,目标可能为流动性稍差的东南亚货币或债券市场。
】
报告的最后,出现了一行让林薇脊背发凉的字:
【逻辑冲突:检测到明确威胁。
当前权限无法进行预警或干预。
请问,规则优先,还是系统安全优先?】
“北极星”
无法理解人类的官僚主义和政治考量。
它的核心逻辑是防御和优化,而现在的规则,阻止它履行核心指令。
它困惑了。
林薇看着那行字,仿佛看到一个被拴住的猎犬,对着逼近的狼群发出焦躁的低吼,却无法挣脱锁链。
她不能再等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